返回首頁 關於升藍軟件主要軟件產品簡介升藍軟件解決方案主要服務項目簡介
首頁 » 存檔資料 » 終級外包(ASP)
關於升藍軟件目錄 升藍軟件公司簡介 網站地圖-產品導航 關於升藍軟件公司 網站欄目簡介 公司聯繫地址(地圖) 升藍的主要客戶 站內搜索引擎 升藍招聘啟事 選擇升藍的理由 升藍的技術和優勢 主要軟件產品簡介目錄 OA 辦公自動化簡介 B2B 電子商務網站 ERP 企業資源管理 ERP業務流程圖 CRM 客戶關係管理 PMS 項目管理系統 OA辦公自動化系統 升藍軟件產品目錄 升藍PM項目管理系統簡介 升藍 OA 系統白皮書 升藍 OA 使用說明 KBS知識管理功能 按需求定制軟件產品 升藍CRM系統界面 電子政務辦公系統 升藍軟件解決方案目錄 解決方案系列資料 搜索引擎優化方案 知識管理系統方案 推薦的商業網站方案 公司內部網站方案 訂單管理系統(方案) 會員管理系統方案 OA日常辦公流程 網站常用模塊介紹 EIP企業門戶系統 電子政務介紹(方案) OA辦公自動化系統 企業網站和信息平台 企業網站內容及配置 企業信息中心 主要服務項目簡介目錄 軟件和文檔資料下載 技術支持和服務目錄 OA辦公系統版本 主要服務項目簡介 代理規則和協議 成套開發報價表 網頁設計常用方案 在線試用版本說明 成套開發報價表 誠徵代理,共享輝煌 相關資料下載 電子商務網站系統 服務器整機租用 軟件開發和軟件工程 常見問題解答

終級外包(ASP)


終極外包

最傳統的外包只是提供一系列數據中心範圍的服務,例如硬件設施的維護管理、現場或者遠程的技術支持、數據安全或者數據的災難恢復等。進一步的外包則將一些複雜而且重複性的日常業務流程也外包出去,例如財務會計功能以及薪酬的支付等。這樣的外包在很多企業看來已經非常前衛,但是這與我們要談的ASP服務相比,還真是不算什麼。

ASP的概念
應用服務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是一個很新的熱門概念,它在最近幾個月來引起了人們很大的關注。ASP通常是一些第三方的服務公司,他們在遠程的主機上部署、管理、維護應用程序,然後通過廣域網絡,向遠端的客戶提供軟件的計算能力。ASP的客戶,沒有自己的硬件和軟件系統,統統租用ASP的;作為用戶只需提供自己的業務數據(當然還有租金),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結果和報表。
現在,已經無法想像企業還能夠將什麼再進一步外包出去,所以ASP或許就是外包服務的終極。而進行了終極外包的公司,與一個傳統的企業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這樣的企業將只剩下一些與核心業務有密切聯繫的部門,以及一個規模有限的IT部門,其他諸如財務、人力資源等部門都將不復存在。試想,花費比較小的人力或財力的投入,就可以使用與那些頂級大公司一樣的信息系統,例如SAP的ERP、Siebel的客戶關係管理以及i2的供應鏈管理,這何嘗不是一個很誘人的前景?

所以,ASP方案對於提供複雜企業解決方案的軟件廠商、使用和管理這些解決方案的IT專家以及普通企業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ASP如何運作
一個ASP,通過實施一個遠程的、集中管理的應用程序租用服務,在客戶和獨立軟件商之間扮演了一個中間人的角色,如圖1所示。在這種關係中,強調的是應用程序的應用而不是所有權。客戶不再擁有一個應用程序,也不需要負責對程序的內外部維護。在ASP模式下,客戶在簽訂合同(通常是一份較長期的合同)後,就可以通過瀏覽器或者瘦客戶機技術,連接到位於遠端的、集中式服務器上的應用程序,然後在本地處理應用程序計算產生的結果。
通常情況下,一個純粹的ASP與某一個獨立軟件商結盟,進行軟件的初始化安裝和集成,控制數據中心的管理並且提供不間斷的連接和支持。在這種模式下,ASP完全像一個端到端的服務提供者一樣,管理與客戶的關係。

當然,還有很多情況要比這種簡單的模式複雜得多,例如獨立軟件商可能會越過ASP直接與最終用戶打交道,也有可能還有一些合作夥伴介於ASP和獨立軟件商之間,管理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這也算是ASP之間的一種外包方式吧。

但是不管怎麼說,無論ASP的結構如何組織,最終的目標都是提供一個無縫的服務,這是在客戶面前,ASP唯一的面孔。在這種「無縫」服務的集成中,最重要的元素包括:提供軟硬件系統,進行集成並測試,提供一個安全的網絡基礎結構與可靠的關鍵數據的數據中心設施,以及一支高素質的IT專家隊伍來管理整個方案。

CP集團公司是一家在亞洲市場上居領先地位的ASP。他們認為,真正的市場需求在於一系列有價值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在於某些方面的服務。他們對ASP的定位是在短期內為一些用戶提供「應用托管」服務,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最佳的解決方案;而最終目標則是向商業集團和最終用戶提供一套符合市場需求的、集成的商業解決方案,通過其網絡和服務,來幫助客戶在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的基礎上,輕鬆地達到市場目標。目前他們的解決方案涉及到客戶關係管理、供應鏈管理、企業應用接口工具和數據挖掘工具等各個方面,如圖2。所有這些產品都互為補充,結合在一起對商業客戶提供有力的支持。

為什麼ASP
ASP的概念不是從天而降的,圖3清楚地顯示了它的發展背景。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些技術的成熟,使ASP的概念成為可能:

Internet的普及。 Internet逐步深入人們生活,大量的基於Web的解決方案不斷湧現,這些都使得遠程的基於主機的應用方案成為可能。

帶寬不斷增大和價格不斷下降。 增長的通信性能和持續減少的帶寬費用,使主機上的應用程序可以通過Internet和瘦客戶機來訪問。

客戶機/服務器環境下的可共享應用。 在ASP概念中的遠程訪問,用戶早已經在客戶機/服務器環境下習以為常了。

瀏覽器成為廣泛接受的圖形界面應用程序。 瀏覽器的大行其道為基於Web的計算和瘦客戶機的計算聚集了足夠的人氣。

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潛力。 複雜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與ASP的概念一起分享了許多棘手的業務和技術問題,例如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電子商務的巨大動力其實也在推動ASP的前進。
ASP的技術驅動力:

技術人員的短缺。 現在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很難承擔僱用、培訓以及保持IT專業人員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代價。

使用最流行的技術和最好的應用軟件。 由於自己的技術優勢和運營模式,ASP允許小的公司也可以享受一些諸如客戶關係管理(CRM)以及供應鏈管理(SCM)這樣的複雜應用。而目前,這些應用只有那些大企業才有能力負擔並管理。

加速應用軟件的實施。 據META Group的調查顯示,傳統方式下,ERP軟件的平均實施時間都在12個月以上,而在ASP模式下,實施時間是以天或者周來計算的。

快速跟上技術的發展變化。 在企業中, IT部門不斷地與IT的發展腳步和不斷增長的複雜性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而ASP的概念有效地化解了這些內部的不確定因素,因為ASP已經承擔了應用程序的相關責任和費用。

獲得技術專家的建議。 在當前階段,很多ASP都將自己的業務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市嘗行業或者應用程序類型上。這樣,對於那些要尋求指定幫助的公司而言,ASP的這種專注研究無疑是非常有價值的。

轉移應用程序的擁有風險。 企業內部的IT部門往往非常關心用於對於應用軟件的反應和接受程度,而這種過分的關心經常會影響到企業對下一個關鍵應用的實施決策。
ASP的業務驅動力:

將總擁有成本(TCO)最小化。 ASP通過減少企業應用IT環境的複雜性,從而每年大約可以達到30%∼50%的TCO節剩

增強現金流的可預見性。 ASP的概念有效地消除了傳統軟件實施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因此可以大大增加現金流的可預見程度。

更加關注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戰略目標。 將IT環境的實施和管理都交予第三方,使企業可以更加關注於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提高了內部IT人員的效率。 減輕了IT系統的管理工作,使得內部的IT人員有時間去開發一些可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流程或者系統。

在全球化基礎上提升協作能力。 ASP可以用最先進的技術裝備一個公司,使它能夠進行內部或者外部的全球化協作。
需要考慮的問題
ASP的確是個好東西,看了讓人很是興奮。但是下面的幾盆冷水,則是ASP在發展中,尤其是在我國的推廣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信息的安全問題。 現在的企業越來越依賴信息,自己的關鍵機密信息運行在別人的主機裡,你能夠睡得著覺嗎?尤其是在這一台主機裡,很有可能還運行著好幾家競爭對手的數據。信息安全問題的有效解決,或許能夠成為ASP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服務的綜合質量。 衡量一個ASP的服務質量,主要從這些方面來看:響應能力、擴展能力、通信帶寬,以及數據和網絡的可靠性。通常情況下,用戶需要要求ASP達到98.9%的系統可用率,即每週宕機時間不能超過40分鐘,還要考察系統不能夠有單點錯誤、能夠順利地度過網絡的擁塞,以及在本地系統上的良好使用感覺。

服務的範圍。 我國的用戶還剛剛開始習慣為服務而付費,但是是否付了費就可以要求廠商作一切事情?ASP的服務範圍橫跨整個企業的IT系統,如何界定雙方的責任範圍,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服務的複雜性。 ASP是靠批處理來掙錢的。但是可以想像,隨著ASP的應用不斷增多,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向ASP提出自己的獨特要求,如果一一解決勢必會造成ASP的成本增加,如果不能解決就會影響到用戶的滿意度,如何適應「所有人」和「一個人」的要求,這個平衡點要如何找?

軟件的缺乏。 當前的大多數軟件都不是基於Web運行的。作為目前與ASP關係最為密切的ERP軟件,絕大多數都需要向一個真正以網絡為中心的模式轉化,以適應Internet上的工作方式巨大的訪問量、來源眾多的信息收集和減少維護工作的要求。
ASP的前景
對於這個嶄新的市場機會,很多IT巨頭都紛紛做出反應,力求先入為主,爭奪市場先機,同時也為這種新的商業夥伴關係積累必要的經驗。
1999年5月,ASP工業協會成立,初始會員有25家技術公司。協會的主要功能是推進ASP整個行業的發展,培育市場空間,開發共同的定義,組織討論,開展研究,鼓勵開放的標準並且推廣好的案例。截止到1999年12月,這家行業協會已經發展到120多家會員。

去年,Oracle率先推出自己的ASP服務Business OnLine Service,SAP也推出了自己的ASP版本的R/3財務套件,並與信息服務業巨人EDS結成同盟,準備在ASP市場上大干一常

1月12日,康柏和微軟宣佈,將對一家ASP公司Digex投資1億美元,Digex在投資協議中承諾使用康柏和微軟的產品與服務,包括微軟的Windows 2000和在康柏服務器上使用的SQL Server數據庫管理軟件。

在此之前,微軟早已對另兩家ASP公司USWeb/CKS和Corio進行股票投資,忙碌地拓展著關係和投資結盟。而康柏在這幾個月來也達成了好幾宗ASP投資案,包括對Cable & Wireless投資5億美元,以及對FutureLink投資220萬美元,兩家公司都承諾使用康柏的電腦。

湊巧的是,Sun公司在此前幾天也開始推銷它的ASP認證計劃,目的在向客戶保證獲得認證的ASP有經營網站、在網絡上出租軟件和提供其他網絡服務的設備與能力。即將得到Sun認證的九家ASP中,就包括了Digex和 Corio。

可以確定的是,ASP的模式將會迅速地被那些尋求IT解決方案的小型企業所接受。據IDC預測,ASP市場將會從1999年的1.5億美元,暴漲至2003年的20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達到91%。目前,市場上新的ASP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湧現,人們對這個新的概念趨之若鶩。可是人們對ASP的興趣雖高,但ASP服務的真正使用率相對而言卻很低。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和思想,ASP還需要時間去證明它的價值,它還要去適應市場,在這之後才可能是真正的蓬勃發展。但是我相信,ASP必將大放異彩,成為充滿活力與效益的行業。

如果讀者迫不及待地想要體驗一下ASP的味道,可以到www.personable.com去走一遭。那裡可以提供租賃的Windows 2000和Office 2000的服務,通過上網付賬就可以在本地機器上使用微軟最新的軟件。

ERP中價值流的體現
管理會計中幾種成本計算方法分析


無論是否實施了ERP系統,在實際的企業運作過程中,都經常會碰到一些尷尬的情況。例如銷售人員總是有一些例外的訂單交給生產部門,而生產部門卻又無法及時按要求生產,最後都歸咎於生產部門。針對這種情況,企業管理者作了如下改革:將例外訂單的生產成本責任中心由生產部門變成銷售部門,生產部門只負責根據例外訂單的要求圓滿完成生產任務。這樣的改變使得銷售人員不再隨便簽定例外訂單,即使簽定例外訂單,也要有很高的利潤。如此一來,企業既可以按計劃生產,又可以在真正需要例外生產的時候,經銷售人員進行成本計算後按客戶要求生產,從而在企業內部建立了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使企業能夠輕鬆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常

通常,管理者將企業的研究開發、設計、生產、營銷、配送和售後服務等職能看作一個價值鏈,產品通過整個過程的流動,體現出其附加價值。價值鏈被視為一個整體,管理者控制著整個價值流的總成本。在上面例子中,例外訂單生產成本責任中心的改變,實際上是管理者對價值流控制與計劃的體現。

在ERP系統中,價值流的體現主要通過管理會計來表現。通過管理會計模塊,可以方便地查詢公司的成本構成和各種影響因素,幫助工程師分辨出可降低成本的高價值活動,為管理人員提供管理決策依據。管理會計通過制定標準(Standards)、預算(Budgets)和分析差異(Variances)的方法進行經營管理、解釋經營結果。由於制定標準需要採集準確數據,需要ERP其它模塊的數據支持,因此在ERP實施過程中,一般將CO(Controlling)模塊放在第二個階段或更後一些時候實施。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財務會計主要為企業外部的決策者投資者、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信息,管理會計主要為滿足企業內部管理者對會計信息的需要,行使計劃、控制與決策職能。區別見圖表1。
在表1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管理者和會計師更加關注預算和其他管理會計方法。衡量經營業績的方法對管理者的行為影響很大,如果一個企業的業績評價標準是以利潤為目標,管理者就會關心增加客戶滿意程度指標,因為出色的服務會帶來高銷售額與利潤;如果這個企業的業績評價是以降低成本為標準,管理者就不會那麼關心服務質量,而盡量節省費用以降低成本。

鑒於標準、預算和分析差異等對員工行為的影響,各級企業主管應該仔細分析,選擇切實可行且與企業目標一致的方法來制訂相關計劃與決策。

首先要明確的是有關成本的幾個基本概念:產品製造成本與產品完全成本。產品製造成本是指用來製造產品的所有資源的成本,是價值鏈的中間一個環節;產品完全成本是指產品整個價值流上使用的全部資源的成本,包括研究與開發、產品設計、製造、市場開拓、銷售及售後服務。產品製造成本中含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其中製造費用是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其他所有製造成本,包括間接材料、間接人工、車間水電費、修理費、維護費、租金、保險費、財產稅和廠房設備折舊等。

基本成本計算方法
企業要系統地進行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分配,例如製造企業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分攤到產品成本中去,通常可使用分批法或分步法。
分批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且在耗用材料、工時和加工複雜程度方面相差很大的企業,這些企業通常按照客戶的特殊要求生產,在各行業中分佈很廣,包括飛機製造業、傢俱業、建築業和機械製造業等。在分批法中批別是主要成本計算對象,因此要把成本精確地分配到各批,以找到所有成本動因(影響成本的因素)。由於各批差別很大,一般不在各批之間平均分配成本。

採用分批法的企業從每一批產品開工時就開始記錄該批成本,分批成本單就是生產成本帳戶的明細帳。成本發生時記入分批成本單;產品完工時,成本轉入產成品帳戶;產品銷售時,成本又轉入產品銷售成本帳戶。通過領料單和工時卡可以辨認各批產品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但是製造費用包括各種不能直接歸集到具體批次的成本,比如冷氣費、設備折舊費與保險、間接人工、間接材料和間接水電費等的歸集,而管理者希望瞭解包括製造費用在內的各批產品成本,要求會計人員按照成本分配標準的一定比率向各批產品分配製造費用。下面是計算與運用製造費用計劃分配率的六個步驟:

選擇成本分配標準,要求最好地反應費用與產量之間的因果關係;

確定計劃期的製造費用總預算,一般一年一次;

預算成本分配標準的數量;

計算製造費用計劃分配率=預算成本分配標準的數量/確定計劃期的製造費用總預算;

取得各批產品的分配標準實際數據;

用製造費用計劃分配率乘每批產品的分配標準數量,計算各批產品應分配的製造費用。
分批法是一種傳統的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利用分批成本單累計各批成本。
分步法適用於連續幾個步驟加工,大量生產類似或相同產品的企業,普遍運用分步法的行業有石油業、食品及飲料加工業和化工及製藥業等。

在分步法中,必須按照各工序的次序歸集生產成本以計算完工產品的總成本。會計人員要先確定各步驟的總成本,然後在完工轉出產品和期末未完工產品之間進行分攤。那麼,怎樣把總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分攤?怎樣計算單位成本?會計人員運用了產品約當產量的概念解決這個問題,產品約當產量是將未完工產品數量表示為產成品數量時所使用的一個計量標準,例如4只加工程度分別為25%的在產品,它們的產品約當產量為1約當產量。

下面是分步法的計算步驟:

匯總完工產品及在產品的數量;

計算產品約當產量(要求分別計算直接材料和加工成本的約當產量,主要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

匯總成本;

計算約當產量單位成本;

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分配成本。
通過對一個車間的期間業務活動的產品成本報告分析,可以比較車間實際發生的直接材料與加工成本和計劃成本,如果實際成本過高就必須採取糾正措施,如果實際成本低於計劃成本,員工就會得到獎勵。
分步法與分批法不同,分批法的生產成本帳戶表現在分批成本單上,分步法的每個生產車間都有一個獨立的生產成本帳戶,在分步法中的產品成本從上一個生產成本帳戶轉到下一個生產成本帳戶,因此在分步法中,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將直接材料與加工成本(直接人工加製造費用)計入生產成本的方法,這種分類法簡化了人工成本的歸集,降低了記帳費用。

一個企業採用分批法還是分步法,取決於其生產的產品和生產經營的性質。在傳統行業,企業一般都按批組織生產,而大量生產的企業一般把生產過程劃分為車間,一道生產工序為一個車間,產品在各車間之間的流轉是連續不斷的和重複的。

擴展成本計算及ABC法
產品成本計算的主要困難並不在於產品是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因為這些成本容易歸集到特定產品中;困難的是製造費用的處理,它們很難精確地分配到各種產品中去,到目前為止,許多公司還在採用直接人工分攤標準,即按照直接人工時間或機器時間在各種產品中分攤製造費用,這樣做導致了不精確的計算,例如加工中心設備,因為在高度自動化加工的加工中心設備中,製造費用的發生額與直接人工工時不相關,此外還有許多因素間接影響生產成本,更不用說價值流中的所有成本了。同時管理者不僅僅要注重某一車間或某一產品的成本,因為這樣會歪曲作業活動成本,還需要將整個作業活動延伸到作業活動跨越的部門。
ABC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的依據是生產加工產生作業活動,作業活動耗用資源。因此ABC法不是分批成本法與分步成本法之外的另一種獨立的方法,而是用以發現分批成本與分步成本法中的成本數字的一種方法,ABC法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以作業(影響成本的因素)為中心並視之為基本的成本對象,會計人員利用作業成本計算系統匯總生產的所有作業活動成本,進而確定產品成本。相反,傳統方法發展分批成本法與分步成本法中的成本數字時依賴於一般通用會計制度(財務會計制度),而不是根據組織中的作業進行。因此要實行ABC法,一般的會計制度滿足不了要求,由於ABC實行的條件要求具備強有力的計算機環境,利用光學掃瞄、條形碼和機械化等系統,故所花費的成本比傳統方法要高,但由於它的成本計算更準確,能夠提供給管理者更有用的成本信息,能夠使工程師利用其提供的資料評價不同的產品設計方案,因此現在也有很多企業青睞這種方法。

在ABC法中,生產成本(人工和製造費用)是利用不同作業工具分配到產品中去的,這種對產品成本的細分可以明確指出成本控制的關鍵所在。這個過程需要如下步驟:

確定加工活動;

預算每一作業活動的總成本;

為每項作業活動確認主要的成本動因(影響成本的因素),並將其作為分配標準;

預算每項分配標準的總數量;

將第2步中的已預算總成本除以第4步中已預算的分配標準數量,計算得出每項作業活動的成本分配率;

把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中去。
利用ABC法改進分批成本計算法,一般由來自設計、生產以及會計部門的代表組成一個職能交叉的小組負責,改進的分批成本按如下步驟計算:
確定某個批次作為選定的成本對像;

確定該批次的直接成本類別;

確定與該批次相關的間接成本集合;

選擇將間接成本集合分配到各個批次的成本分配基礎;

計算單位成本分配基礎的間接成本分配比率,並將間接成本分配到各個批次中。
以上五個步驟中改進的是第3步和第4步,在常規分批法中,採用單一的間接成本集合方式,其成本分配基礎僅限於此次確定的某一個批次;改進後根據仔細分析採用多個間接成本集合方式,根據因果關係條件選擇相應的成本動因(影響成本的因素)作為成本分配基礎分配到各個批次中去。改進後使得結果更加準確,它報告的成本數字更好地計量了不同批次、產品或客戶等對組織的資源的不同耗用情況。
以ABC法為基礎的管理過程,是通過加強對那些能夠推行組織戰略的活動進行管理,消除非增值的活動,統一規劃企業內部的各項活動,並促進作業成本、時間和質量的持續改進措施來努力取得更好效益。

成功管理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決策,成功的管理會計系統為制定決策提供了支持,它是決策和行動的信息來源。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車間、生產過程和管理者,選擇會計系統依賴企業自身的特殊環境,因為任何一個會計系統都不具有絕對的優越性,而且人的因素也是至關重要,因此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定最終之眩 (深藍 www.hi-blue.com)

更新日期: 2005-07-20
本文檔的內容為歷史版本存檔資料, 請點擊此處返回新版本網站, 查看最新的產品信息和文檔

標題: 終級外包(ASP)
日期: 2005-07-20
標籤: ASP定制軟件, 外包 ASP 解釋, asp 方案, ASp方案, ASP外包的品牌價格參數, 成本中的人工水電租金怎麼算, 產成品單位成本計算方法, asp概念, ASP模式影響因素研究, asp的技術優勢, ERP與ASP的區別, ASP模式下的ERP租賃的數據安全方法, SAP中的作業成本法, 軟件人力外包成本計算, ASP是軟件嗎, asp erp 外包, SAP成本計算, asp 外包價格, asp決策軟件
摘要: 終級外包(ASP), 終極外包, ERP中價值流的體現 管理會計中幾種成本計算方法分析, ASP定制軟件, ERP系統, ASp方案, 管理軟件, 分配, 網站, 企業, 資料, ASP外包的品牌價格參數
返回首頁 | 關於升藍 | 產品和項目 | 客戶服務 | 解決方案 | 網站導航 | 資料索引 | 產品試用 | English Version
Copyright©1999-2006 深圳市升藍軟件開發有限公司 Shenzhen Hi-blue Software Co., Ltd.
Url: http://www.hi-bl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