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升藍軟件目錄 升藍軟件公司簡介 網站地圖-產品導航 關於升藍軟件公司 網站欄目簡介 公司聯繫地址(地圖) 升藍的主要客戶 站內搜索引擎 升藍招聘啟事 選擇升藍的理由 升藍的技術和優勢 主要軟件產品簡介目錄 OA 辦公自動化簡介 B2B 電子商務網站 ERP 企業資源管理 ERP業務流程圖 CRM 客戶關係管理 PMS 項目管理系統 OA辦公自動化系統 升藍軟件產品目錄 升藍PM項目管理系統簡介 升藍 OA 系統白皮書 升藍 OA 使用說明 KBS知識管理功能 按需求定制軟件產品 升藍CRM系統界面 電子政務辦公系統 升藍軟件解決方案目錄 解決方案系列資料 搜索引擎優化方案 知識管理系統方案 推薦的商業網站方案 公司內部網站方案 訂單管理系統(方案) 會員管理系統方案 OA日常辦公流程 網站常用模塊介紹 EIP企業門戶系統 電子政務介紹(方案) OA辦公自動化系統 企業網站和信息平台 企業網站內容及配置 企業信息中心 主要服務項目簡介目錄 軟件和文檔資料下載 技術支持和服務目錄 OA辦公系統版本 主要服務項目簡介 代理規則和協議 成套開發報價表 網頁設計常用方案 在線試用版本說明 成套開發報價表 誠徵代理,共享輝煌 相關資料下載 電子商務網站系統 服務器整機租用 軟件開發和軟件工程 常見問題解答 |
電子商務專題—新規則,審視互聯網經濟和電子商務審視互聯網經濟和電子商務互聯網近幾年來的飛速發展,遠遠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即使是比爾·蓋茨,也免不了犯錯誤。互聯網經濟的商業模式似乎完全不符合傳統經濟的規則與投資定律,電子商務也還有許多問題如網絡安全等需要解決,但是,發展是必然的規律。互聯網的發展有其深厚的技術基礎和市場基礎,也有其自己的商業規則。這裡更需要關注其內涵與價值。 網絡速度≥芯片速度×2 大家都知道摩爾定律(Moore"s Law:平均每過18個月,芯片的速度就會增長一倍,成本卻減少一半),用來形容半導體科技的快速變革。"99世界電信展暨世界電信論壇會議副主席、加拿大北電網絡公司(Nortel)總裁約翰·羅斯(John Roth)在論壇上提出了互聯網的「新摩爾定律」光纖定律(Optical Law):Internet頻寬每9個月會增加一倍的容量,但成本同時降低一半。Roth這次提出的「光纖定律」是用來形容網絡科技發展的速度。顯而易見,該速度是芯片發展速度的2倍。 網絡頻寬的「光纖定律」帶動著網絡應用的革命。1996年全球互聯網用戶不足4000萬,1997年達到6800萬,1998年達到9700萬,1999年9月已達到2億。據Forrester Research預測,到2005年全球將有10億人上網;同時,美國的電子商務(包括B2B和B2C)正以每3個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到2003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的規模,信息產業短短5年(1998年到2003年)創造的價值將超過汽車工業100年創造的價值。信息時代的增長方式呈現的完全是指數級增長。 比特遠重於鋼鐵原子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1999年10月份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1999年Internet給美國經濟增加了5070億美元的產值,增加了230萬個就業機會。網絡經濟已經超過了電信(3000億美元)和民航(3550億美元)等傳統產業的規模,並在追趕出版業(7500億美元)和保健產業(1萬億美元),而且正以每年68%的增長率飛速發展。 一度被看作中國國民經濟象徵的首鋼,1999年9月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在5元人民幣左右,總市值約11.1億人民幣。而剛剛成立不久的china.com,1999年7月在美國Nasdaq上市,股價85美元左右,總市值超過36億美元,是首鋼的20多倍。可見比特的重量要遠遠超過鋼鐵原子。美國目前GDP的年增長率為2.8%,而Internet經濟的平均增長率卻為174.5%。(如圖1,數據來源於IDC) 根據傳統的經濟理論,股市漲幅15%到20%即為泡沫經濟。而現在,納斯達克指數在1999年內連創60次新高,漲幅高達85.6%。儘管近日以來網絡股有所下滑,但其盤整之後的走勢如何,實在無法預料。網絡股的市盈率更是高得出奇。美國在線(AOL)市盈率是233倍,戴爾(DELL)是100倍,而一般認為發達國家股市正常的市盈率在15至20倍。如今,互聯網股票總體價值(約2600億美元)一舉超過了PC業、電信設備業、半導體業等領域的市場總體價值,成為IT業僅次於軟件業(約6700億美元)的第二大領域。 貝佐斯們最閃亮 《時代週刊》評出的當今世界科技產業50名風雲人物中,排名第一的不是全球首富比爾·蓋茨,而是網上最大零售商亞馬遜的CEO貝佐斯(Jeff Bezos)。美國在線(AOL)總裁凱斯(Steve Case)排名第二,也是頗具影響力的人物。網上最大拍賣商eBay(電子海灣)CEO惠特曼(Meg Whiteman)名列第五,是科技界少數頭角崢嶸的女性,預估到2002年,eBay的拍賣總額可達520億美元,560萬名網友利用eBay買賣商品,惠特曼無疑創造了互聯網時代的新傳奇,43歲的惠特曼身家已達9億美元。 1997年5月,網上書店亞馬遜公司上市,到1998年11月30日,亞馬遜股票上漲2300%,3個月後再漲400%,規模達到400億美元。Amazon的網上書店模式,使之只以5600萬美元的固定資產就戰勝了Barnes&Noble(世界最大書店)下屬235個年銷售額為500萬美元的超市的總和,亞馬遜還在不斷地開拓超市新空間,由於擁有1600萬種商品和1310萬客戶,Amazon成為這個地球最大的平價連鎖店。 雅虎(Yahoo)每年有大約2億美元的收入,價值卻達300多億美元,相當於收入的150倍。雅虎法則使收入與價值嚴重背離。現在,Yahoo的股價收益比高達1600,Intel約為40,微軟約為80,而市值高達400億美元的亞馬遜甚至沒有辦法計算股價收益比,因為亞馬遜現在每股虧損1.38美元,1999年虧損達3.5億美元。傳統工業經濟的投資回報率對應的是有形固定資產(廠房、設備等);而新經濟投資回報對應的是遠景、商業模式與管理團隊。 (www.hi-blue.com) 商業規則不一樣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內在的原因,都有其可遵循的遊戲規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們必須面對互聯網新經濟,必須適應互聯網新的商業規則。 信息資源價值的回歸 互聯網具有價值創造的功能。在傳統經濟中,對信息資源獲得的成本障礙,使得信息不對稱或信息資源價值被忽視。互聯網造成了信息資源價值的回歸,網絡股的高漲裡面有一種不可忽略的力量信息資源的利用價值,而這一點恰恰為工業社會的衡量標準所忽視。這裡信息資源可包括企業自身的網絡信息結構、信息服務網、客戶群等。企業與消費者通過互聯網中介(不一定是企業)彙集到互聯網中,企業與消費者又通過這些互聯網中介獲得針對性的信息與服務。對於互聯網中介來說,對這些信息資源的佔有率是其關鍵,能否以獨特的商業模式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與服務是其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互聯網企業能否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與信息是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注意力經濟與網民基礎 互聯網發展的基礎核心不是技術,甚至不是資金,而是用戶。用戶組成了互聯網泡沫下面最堅固的內容。在我國有8000多萬家庭有線電視用戶、4000多萬手機用戶及4000多萬股民,互聯網用戶目前已接近1000萬戶,互聯網的基礎是厚實的且潛力巨大。網絡之所以能夠對我們社會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深刻的影響,在於網絡技術的適用性和有效性。一切技術的價值在於應用,一項不能應用並造福於人類的技術毫無價值可言,網絡技術也不例外。互聯網經濟是注意力經濟(知名度、忠誠度)。互聯網企業的市場評價,可以用知名度、忠誠度、市值等指標來衡量。知名度是指網絡吸引受眾眼球的數目,可以用註冊用戶數、訪問數、頁面瀏覽率(pageview)、到達率等指標表示;而忠誠度是指網絡吸引注意力的程度如何,可以在線時間、日訪問量、日點擊次數等指標衡量。注意力品牌對於網絡企業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直接物流經濟模式 網絡經濟作為一種直接經濟模式,具有消除中介的特徵。但並不完全消除,而且互聯網創造了新的信息中介。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商業交易的時空得到無限拓展,商家甚至可以在零庫存的情況下維持正常的商貿業務。目前福特汽車和通用電氣那樣的老牌工業公司也計劃通過網絡進行採購,而且今年採購總額將超過1700億美元。零售商和製造商把互聯網技術作為它們的投資方向,從而擴大了美國經濟中技術資本的含量,在以工業股為主的標準普爾500種股票中,技術股的資本份額已從兩年前的15.7%升至現在的29.5%。可以說互聯網具有價值轉移的功能,促使價值從經銷商轉移到客戶。網絡使得世界財富正在發生重新分配。 全新的商業模式 互聯網的發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階段和發展商業模式:1、最初的基礎設施建設階段(1995年前,Cisco等);2、互聯網軟件和服務階段(1996年,網景公司等);3、綜合門戶與虛擬社區發展階段(1997年,AOL、Yahoo等);4、B2C電子商務階段(1998年,Amazon等);5、商業服務再造階段(1999年,垂直門戶和B2B電子商務等)。我國企業應結合自己的特點和原有的優勢,採用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誠然,互聯網商業模式還存在網絡安全、結算、配送、消費群體規模小等等問題,事物在發展中必然有其障礙的一面,但應該看到,飛速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要有新加坡富豪、中策控股主席黃鴻年出售他在中國的所有資產來收購美國網際網絡公司以完成商業策略徹底轉變的決心;還要有李嘉誠投資10億港元全力發展超級網站(tom.com)的分散投資組合。 速度與第一法則 互聯網企業要想在互聯網世界生存,就必須學會以思維的速度經營和發展企業。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必須將木樁打在最有價值的土地上(客戶需求),否則明天你將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敢冒虧損的危險搶佔市場份額已經成為網絡世界的競爭法則。貝佐斯創造的Amazon就是以虧損為代價在互聯網世界跑馬圈地的典型,Amazon在1998年虧損1.25億美元,1999年更是虧損3.5億美元,處在投入期,它必須要斥巨資收購公司以建立更廣泛的客戶基矗在互聯網世界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第三,速度與創新就是一切,所以一個發展良好的互聯網企業不僅要有良好的商業模式,更關鍵的是企業的素質機制必須是創新的,是講究響應速度的,這對於我國的許多企業是個挑戰。 對於我們中國的許多企業來說,還沒有完全學會現代管理、業務流程、現金流量、投資回報率等工業時代的規則時,現在又要面對的是第一、創新、速度、品牌、B2C、B2B、門戶、虛擬社區、視線流量、訪問率、注意力、忠誠度等全新的互聯網規則,這個轉型也許令許多企業都不適應,但我們必須要相信這些並要逐步適應它。 1999年葛魯夫在華盛頓經濟戰略學院發表演講時宣稱:「5年後將不再有互聯網公司,因為(屆時)所有的公司都將是互聯網公司了。」不能消滅它,那就只能盡早地加入它!(深藍多媒體 hi-blue.com) 更新日期: 2005-07-20
本文檔的內容為歷史版本存檔資料, 請點擊此處返回新版本網站, 查看最新的產品信息和文檔
標題: 電子商務專題—新規則,審視互聯網經濟和電子商務
日期: 2005-07-20 標籤: 互聯網與電子商務, EDI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聯繫, 互聯網和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 互聯網, 注意力經濟與電子商務, 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規則, 互聯網 電子商務 應用, 互聯網經濟規則, EDI的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的電子商務的關係, 互聯網與經濟, 互聯網的商務應用, 互聯網經濟和電子商務, 互聯網在電子商務的應用, 電子商務消除中介, 互聯網新經濟 亞馬遜網上書店, 電子商務規則, 應用電子與經濟, 互聯網電子商務應用 摘要: 審視互聯網經濟, 審視互聯網經濟和電子商務, 互聯網與電子商務, B2B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 互聯網, 業務流程, 網絡, 規則, 網站, 軟件, 企業, 客戶, 注意力經濟與電子商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