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資料:多媒體工作室
國外資料:多媒體工作室
僅僅五個人,例如一名作家、一名多媒體設計師、一名計算機程序設計師、一名動畫師和一名繪圖設計師,便能組成一個核心多媒體製作群。這些成員的任何一位,還可以兼任製作人,導演。在這種規模的小組裡,導演實際上要身兼數職,他也許還是項目經理,要掌控時間表、估價和預算控制,甚至還有其它的神聖任務,譬如履行承諾。
(深藍多媒體www.hi-blue.com)
不過,想要建構一個交互式多媒體、電子目錄和計算機式訓練,還是需要有一個稍微大一點的核心小組較好。最理想的是擁有一組 10 個人團隊的一家公司,每年可以製作
10 個左右的項目。當你手頭上有多個或重迭進行的項目時,擁有一群幕僚〔或立即可派上用吵的專家顯得特別重耍。
如同電影工業一般,多媒體產品是一種多重專業的整合。包括內容專家、教學設計、傳播藝術﹝視覺、聽覺﹞、出版技術、軟件信息技術。為確保產品完成,須要一位製作推動人。製作推動人是確保製作計劃能克服種種困難使其完成的人。如果一個人能夠積極地參與一個符合自己想法和興趣的計劃,那麼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多媒體產品的推動者,或是一個工作群。多媒體產品的推動者通常是這個計劃的提議人,也是最熱心的人;是一個驅動想法以付諸實現的人。
由於多媒體和劇場演出都是人類相互溝通的一種方式,因此,參與多媒體企劃和製作的人員與劇場演出製作人員相似;不過,因為運用了新媒體科技,需要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員相互配合。因此,一個多媒體企劃和製作小組的成員應包括以下各類人員或功能:觀眾或使用者、出版者、法律顧問、執行製作人、製作經理、創意指導、市場與行銷經理、內容專家、腳本寫作與編輯、數據收集者、計算機美術設計師、攝影師、音樂設計師、音響工程師、動畫設計師、錄像師、信息設計師、接口設計師、程序設計師。
觀眾或使用者
各種類型的產品可能訴諸於不同的使用者和傳播管道,就傳統的傳播媒體和其內容而言,他們早已有了忠實的擁護者。像書迷們會讀書和雜誌,影迷們看電影,而樂迷們則買
CD 和卡帶來聽。在許多情況下,多媒體也是吸引和傳統媒體相同的使用者,然而,多媒體卻能透過新的互動方式,走出傳統媒體的局限,提供更深更豐富的內涵。
典型多媒體產品設計的方向,若不是指向單一的客戶,就是朝向廣大的使用者。這兩種使用者合稱為顧客群,有著非常不同的特質和偏好。因此,產品在設計上要能滿足他們特別的需要。顧客群的成員可能是生意上往來的客戶、公司的員工、或者是教育計劃案裡的學生等。
要辨識多媒體產品的消費者市場是極富挑戰性的。大型的消費者市場常因技術發展不足而未能成長,而造成此種事實的另一個原因,是多媒體的水準和設備不能和消費者要求的水準和價格相合。像數字化影碟,消費者希望有電視般的水準,音效要能和
CD 的品質一樣。消費者期望著產品具有娛樂價值,還要不貴、使用簡單、不容易損壞。
觀眾或使用者不僅使用多媒體的產品,他們有時還協助產品的設計和測試,其實可能除了生產之外,目標使用者的意見幾乎涉入了多媒體的每一步發展過程之中,他們對產品的意見和響應,可提供作產品下一個版本的參考。
客戶或出版者
儘管有些多媒體的產品是直接為消費市場而產生,但有一大部分卻是在特別的指示下為某些客戶而做。客戶會提供基金或以贊助的方式,要求多媒體的生產者做成特別的產品。他們不用自己公司的人力或設備,而是採取以佣金的方式,請生產公司在新的內容,或重新給予內容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出一互動性的計劃案。雖然客戶可以贊助生產以廣大市場為導向的產品,他們大部分卻只為使用一次或公司內部需要的計劃案提供基金。
低成本、能快速將成果上市的特點,使得多媒體的產業中有很大的部份是落入在這種由客戶提供佣金的計劃案中。通常客戶會提供內容、主題的方向、以及他們使用者的背景,他們在一計劃的形成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在合作的程度上確有著相當廣的範圍變化。有的客戶會詳細陳述一完整的計劃,而有的卻是在產品發展的過程中緊密合作,參與所有的過程和決策,協助計劃的完成。
企管和法律專才
如果我們手中同時執行很多個產品計劃,對於行政管理、財務會計等較為複雜的作業就需要有專門處理這些問題的專家或顧問來負責,好讓製作小組專心於創作。
企管和法律在多媒體公司裡時常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並非每一家公司都有著這兩方面的資源。通常是在小公司欲突破現有格局,成長髮展時最有助益。就企管專才而言,一家小型的咨詢顧問公司或生產工廠可能不需要很複雜的會計和存貨系統,但是,想要開發多種品牌,或同時著手多項計劃時,公司就需要聘雇專家進入該公司的管理系統,讓其它部門專心於研發的工作。就法律專才來說,當發展中的公司在簽訂出版協議或內容特許同意書時,就需要他們的幫助。
不管全職或是顧間性質,引進企管和法律專家的最大優點,就是能以較不昂貴的方式獲得經驗(相較於從錯誤中學習等的其它方式)。當問題產生在計劃案小組的工作範圍之外時,一個懂得問對問題、作對程序的專家顯得特別重要。另一個和專家合作的優點,是他們能增加客戶和經銷商眼中的份量和可信度。拿作家和演員以經紀人和出版商打交道為例,專家能為發展中的公司爭取到更快、更簡單而且更好的交易。
企管專才包括了總裁、各部門主管、財務顧問等,簡而言之,就是能讓企業維持生存的相關人士。一位企業經理人所扮演的主要角色之一,就是讓企業維持在獲利的狀態。這份職責的範圍,可能會從為計劃案籌措基金、確定銷售充沛無虞、到維持公司的營運狀態等等。有效維持資金、成本、及存貨和著手發展計劃案的自由程度,許多媒體公司將這兩者的關係視為直接相關。
法律專才除了能提供有關智慧財產、授權、及合約問題上的知識和建議外,對公司的一般行政問題、與員工承包商的關係也幫了大忙。目前在多媒體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版權和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多媒體存在著相當特殊的問題,例如整體內容中的一段影片,如何給予他使用權,授權的內容如何擬定等,成了很大的挑戰,許多計劃案都因此被延遲或大幅更動。
計劃執行人員
許多多媒體開發和生產公司都強調一點,成功的產品欠缺不了計劃執行人員的優良管理。計劃執行人員包括執行製作人﹝executive producers﹞、產品經理﹝project
managers﹞和創意指導﹝creative directors﹞。這三種角色可以由一個人來扮演,也可以是三個人。從電影業的角度來看,執行製作人做的是簽訂合約、籌措資金的工作;產品經理就是影片的製作人,負責管理人事、後勤支持,和公司資源;而創意指導則是導演,為影片注入創意和場景。這三者多多少少都要瞭解多媒體,雖不用像生產廠商那麼瞭解,但至少在面對不確定的情形時,能很快地對工具、技術、人員、及市場上迅速做出決定。
執行製作人負責一個組織裡企業管理方面的工作。他要花時問安排合約、運籌資金等。在較大的組織裡,他們被稱做發展副總經理﹝vice-presidents of
development﹞。而在較小的公司裡,產品經理實際上擔任了這項職務,他們站在第一線上,直接面對客戶、上級主管,及一個產品的誕生和完成。
產品經理是完成一項產品的要人,他們承擔產品的成敗,使產品的預算、進度和資源相配合。完美扮演此角色的人,常會使門外漢無法察覺他們的功能。事實上,任何一種職業裡的行家,雖然他們能以精確、毫不費力的方式完成工作,往往是得不到業餘者的賞識的。
產品經理與客戶及其它經理交涉時,具有編列預算及進度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好的經理人能決定多拍五分鐘的影片,或者是增加兩項程序功能的底線。當一組工作人員生了一個禮拜的病時,他們知道如何處理。他們知道這對預算及其它工作人員的影響,他們會改變任務的先後次序和職責,以免去一場災難。上述的技巧都是從經驗中學來的,產品經理要懂得從過去吸取經驗,才能對未來的產品有更深刻的瞭解。
創意指導可說是產品經理的一種,他們負責維持產品一致性的設計和互動模式。生產中的許多工作人員,如:設計師、作家、編輯、藝術家、動畫設計師、音樂家、甚至程序設計師,都歸創意指導管理。他要建立並維持個別單元以及整體產品的標準和風格。
市場與行銷經理
在變化快速的多媒體市場中,具備一個創新且具彈性的市場銷售分配策略,更能夠確保產品的利益。市場經理能夠幫助界定潛在市場,提供潛在顧客的需求數據,以及技術的可能性。同時他必須決定產品的價格,在面對競爭時做決定。行銷經理則是決定產品的銷售方式和管道。
有效的市場調查可以協助計劃的執行者、行銷者、設計者瞭解觀眾的需求和年齡、興趣等來分類,然後挑出一批適當的觀眾群作為多媒體產品的目標市常市場調查的進行方式有許多種,其中最常使用的就是焦點團體的訪談。焦點團體是指某一市場區隔中代表性的一群人,藉由對他們的深入訪談以獲取資料。此外市場調查也必須衡量其它的競爭產品,以做到差異化的產品區隔。
市場調查和技術研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市場調查的範圍必須包括市面上技術的現況,再做技術的深入研究。技術面的考量對於設計上會有所限制,如內容的大小,效果的呈現等的設計都和市場上的技術息息相關。技術的研究不但提供如何製作產品,更能使得產品更好、更實用、更便宜。技術研究的範圍包括了傳送媒體﹝CD-ROM、磁盤片、錄放機、Photo
CD、硬盤、卡帶、網絡、MO 等﹞、傳送平台﹝PC、麥金塔﹞、傳送技術、及未來技術﹝如數字訊號處理器、互動電視、虛擬實境等﹞。 (深藍多媒體www.hi-blue.com)
內容專家
內容,包含了內文、影像、音效及插畫等,來表達一多媒體的主題。內容專家﹝content expert﹞需深知一多媒體產品的主題,如此才能協助工作人員揀取合適的材料。內容專家可以是各行各業的人:老師、歷史學者、業餘收集者、或者是對一主題有相當知識和權威的人。一主題的呈現,因內容專家的幫助,將具有深度、廣度、及精確度。
如果沒有內容專家,內容收集者﹝content researcher﹞可取代他的工作,從文學、舊有歷史、訪問、及其它材料等來源上獲得信息。內容收集者除了為主題的內容、多媒體產品的目的做選擇外,他還要能評估來源的可信度。就像一名優秀的記者,他要深思熟慮、查明各種不同的發展方向,將信息有意義、並有次序地組織成一體。
關於內容,可以是原始的、處理過的、授權過的、或是公開的數據。舉些例子:作曲家可以提供原創的樂譜,影像擇取服務﹝clip art service﹞可提供不需版權的影像而抽取佣金,製片人可同意使用劇中的情節,而政府機構則能提供相關的檔案等。和上述內容提供者的互動包含了商討生意和授權合約,從個人或團體獲取知識和材料等。
信息的來源就如同多媒體產品的主題一樣範圍廣大。一個尋找主題的好起點是圖書館,雜誌和貿易期刊提供了許多潛在的內容專家,而專題研討會、演講會是另一個好時機。另外,教育學者也能提相關於主題最新的知識和研究情形。
作家、編輯和研究員
遠在電子媒介發明之前,寫作是對大眾溝通、傳遞經驗最主要的方法,有了多媒體之後,內容將超出只用文字敘述的局限,一個影像將取代一兩頁的內容。文字內容仍然非常重要,但它必須和其它媒介,如音效和影像等結合。多媒體出其不意地帶入互動性的要素,這使得人們擁有自己的閱讀路徑和搜尋本領。特別是超媒體讓使用者隨意志所在,與產品建立連結和運作關係,有些產品還可能需要使用者獻出他們自己的材料呢。
作家﹝writers﹞以文字給予原始數據外觀和意義。這些能讓大眾閱讀及演說的文字,作家還要依產品的要求,賦予不同的語調,啟發的或是實用的。舉個例子:交互式醫學訓練內文的語調若採用輕鬆、聊天的方式,可能會吸引門外漢,但這就忽略對醫學專業應有的尊重了。
作家包括內容作家﹝content writer﹞和腳本作家﹝scriptwriters﹞。內容作家對話題做深入的闡釋,他們可以和內容專家合作,或是他本身就是內容專家。內容作家通常和界面設計師共事,以確保真正地表達出內文的含意。腳本作家負責對話、敘述、和旁白,是
3D 遊戲和電影中不可少的角色。腳本作家深知傑出對話的本質,所以他們能選用正確的造詞和句子,創造出迷人的對話,並且維持各幕間的一致性和均衡感。而為了影像的內文部份,他們得和界面設計師以及演員們密切合作。有時候,作家還得為公文、草案、合約、法律協議、新聞發佈、產品廣告等寫作或編輯,而對這些領域中所常用的術語或習慣,多少都要瞭解。
編輯﹝editors﹞的工作就是閱讀作家的作品之後加以修改,使之簡單、有效率,合乎產品要求的標準。主編﹝principal editor﹞需要熟悉溝通其中不同的風格和習慣,才能使內容精簡實用。而所有編輯都要對產品有一清晰的概念,以此為基礎,來塑造色調、語調和內容。
研究員﹝researcher﹞對於難以搜尋的數據獨有專精。雖然完備的圖書館有一般的數據,但若非經驗老到的研究員,要找到特別的資料可說是既艱難又耗時。而研究員還能幫助搜尋產品中相關於內文的版權問題,但這一切都要視產品的本質而定。
美術專才
對所有多媒體的產品而言,美術技能是不可或缺的。圖像、版面設計、電子產品的視覺設計等,都少不了它們。此外還有包裝、說明書、附屬印刷品等。相片、插畫增添的意義和瞭解,是內文和音效所不能做到的。當然,影像必須和其它媒介相配合,例如相片的感覺必須合於音樂的氣氛。
美術設計師﹝graphic designer﹞陳設景幕、設計窗口圖像、符號、建立造型色調,以達到整體視覺的均衡效果。許多設計任務,如:背景設計、字體形狀、影像大小等,都需要在雛型時期完成,而不帶入生產階段。另外,信息設計師會同美術設計師一同檢視內容,以期達到一可駕馭的系統。
插圖畫家﹝illustrator﹞創造圖畫、圖案、圖表、地圖、卡通等,他們創造出人物、物體、地方、意念、過程或觀念的完美形象,當相片呈現太多信息或無法釐清概念時,插圖特別有用,醫藥說明書就是一個好的例子。一個簡單的圖案,就可明確表達照片所不能明示的成份和特性。在造型和效果上,插畫有多種不同的風格。
相片可成為多媒體計劃的焦點,也可以是支持的角色。現今的攝影師﹝photographer﹞可將相片數字化,轉化成光盤相片的格式。攝影師重要的技術之一是能抓住物體上的光影。同時,攝影師也要能和所有的主題,從幼童到名人一起相處並溝通。
掃瞄及影像處理專家﹝scanning and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ists﹞運用掃瞄儀和影像處理程序,將圖像及相片數字化,以合於計算機系統的格式。
音效專家
音效設計整合在多媒體的生產過程中,可創造出不同層次的溝通。就算有其它事物正在進行,音效也可達到其溝通的效果。旁白、賣際演說能表達出完全不同於文字內容的意義和感情。優秀的音效專家將使一多媒體計劃大大地不同。就算加入了動畫或影像,也不能低估音效的重要。
音樂設計師﹝sound Designers﹞負責創造出接連不斷的音樂情境,適時製造緊張和情感的藝術家。而在建立情緒和情感上,音效可能是最經濟的方式。透過數字化音效處理器可重新處理音效,或是利用混音和平衡音準﹝sound
Levels﹞以達到同一音感的方式,可以和多媒體計劃中的其它媒體互相配合及互動。而音效研究員﹝sound researchers﹞的職責則在於搜尋音響和音樂,以求得合適的音效。有時他還能幫助解決有權音材的授權問題。
音樂家﹝musicians﹞常為交互式遊戲和電影作曲或作背景音樂,通常他們也參予在公共場所的音樂表演。在光盤音響﹝CD-audio disks﹞以伴隨磁盤的方式成為多媒體的一員,以及在交互式只讀光盤﹝CD-ROM﹞產品裡加入
CD 品質的音效這兩個例子中,音樂家都是焦點人物。他們可能會拿已發表的作品,和其它非音樂的成份,如文字、圖案、影像等配台,使多媒體更為豐富。
口技專才﹝voice Talent﹞的工作,不外乎提供對話、旁白,為人物或物體配出卡通式的聲音,以及為國外的市場翻譯產品等。有時聲音的質感或美感還比不上傳達出情感的重要,就像許多電視和電影明星為卡通人物廣告以及紀錄片配音,他們聲音的特質可表達出產品獨特的風格。
音響工程師﹝audio engineers﹞為聲音、特別音效、以及背景音樂錄音,有時他們還協助電影做訪問錄音、原聲帶等。當音效是和影帶同步錄下時,特別是使用多重攝影機時,音質的講究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會發生的情況是,影帶背景的雜音會使劇中的對話和特殊音效難以理解,這時音響工程師就負起使音響完美的責任,精密的麥克風和專業的錄音技巧是一位好音響工程師必備的工具和條件。
動畫設計師
動畫,是多媒體中很常見的成份。透過畫面的進行,它幫助使用者瞭解文字或簡單圖形所不能表達的過程、想法、或者是抽像的觀念。有時還因影帶製作的昂貴,動畫成了唯一可行的方式。其實,像多媒體導覽系統、電子書、電玩等任何形式的產品,只要在合乎產品的內容和風格之下,都可以使用動畫。
動畫設計師﹝animators﹞運用對動作和深度的想像力,提出動態手法的點子。而好的設計師,有構思動畫、瞭解故事綱要、描繪想法、以及和設計人合作的能力,在時限、現有技術、以及內容和觀眾的要求之內完成任務。對於抽像觀念、細節問題上,他們是瞭如指掌的。
動畫設計師可分成平面及立體非常不同的兩類。平面動畫是從傳統漫畫演進而來,雖然不需非常卡通化,但風格要比立體動畫多變,立體動畫感覺比較真實。
平面動畫設計師仍然使用像素描簿、鉛筆、複寫紙等傳統的工具作畫,然後將角色、場景掃瞄進計算機,再加上顏色、組織以及動作,一格格地創造出空間及人物。他們所使用的工具還包括了掃瞄儀、影像處理器、和平面動畫的應用軟件等。
立體動畫設計師運用計算機科技,立體化呈現物體及景觀。首先透過造形程序,創造出幾何圖形和物體,然後再運用動畫程序,可計算出:遠近、光線、結構、體積、動作,以及其它真實的特徵。物體可在空間中移動,隨設定的路線運轉。由此可知,處理影像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和平面動畫設計師相較之下,立體動畫設計師幾乎都以計算機的動畫程序工作,而對需要設計燈光效果、演員台步、舞台動作,及攝影機位置的動畫設計師而言,可就教於影片製作人及舞台設計師。
(深藍多媒體www.hi-blue.com)
錄像師
錄像帶是一強而有力、靈活的媒介,它能呈現深入報導、現場轉播、人物專訪等。在多媒體的計劃中,影帶製作可能是最大的投資,需要特別的規劃、人力和資源的配合。一卷錄像帶從腳本到最後殺青的過程,涉及了許多角色。在生產之前﹝preproduction﹞需要的是作家、導演、外景拍攝人員、製作人等;到生產期時,攝影、音效、燈光工作人員、舞台經理、演員則是重心;而到了生產之後﹝postproduction﹞,要角則轉移至音效和影帶編輯上。
錄像師﹝video professionals﹞除了錄像,還掌控燈光及音效。由於音效的品質左右影片的良窳,最好還是由音效專家來負貢。儘管如此,現今音效通常仍由錄像工作小組負責。
信息設計師、界面設計師、程序設計師
一個多媒體產品儘管有豐富的內容,若少了以組織化獲得信息的方法,少了清晰、好用、動人的界面,還是不能發揮它的功效。以檢視內容為例,界面設計師可能會設計出一組交互式的地圖,包含一般的圖形、空間方向,以及使用者按鈕。這樣的設計牽涉了離開現有畫面的視覺導引系統,隨畫面改變的音效變化,以及動畫指引的內容選擇等。在小型的計劃案中,信息、界面、美術設計師常為同一人,如此能創造出凝聚性強的產品;而在多媒體的製作過程中,信息、界面和程序設計師承擔發展出產品雛型的主要責任。當一雛型被接受時,信息和界面設計師完成了他們大部分的工作。
信息設計師﹝information designers﹞精通於各種不同組織信息的方式,他以產品內容為基本,將它以合於計劃的方向和目的的方式重新組織。信息設計是高於視覺上表面文字描述的抽像次序,許多產品在這方面都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像字典的組織順序,一定是按字母排列;地圖的北方一定在上方等。但若以非傳統、明顯不同的方式來組織,可能會得到全新以及更豐富的展現。好比在選擇時,使用者可使用多重的信息窗口,可能會產生個人獨特的組織信息型態。
一位優秀的界面設計師﹝user interface designers﹞一定熟習計算機世界裡的視覺呈現和互動技巧。他們在計算機世界裡以版面、字體、地圖設計、顏色、圖案等來溝通信息。所以設計師要瞭解產品和使用人的本質,並且在工具和使用習慣的設計上,都能輕易地進入產品的每一個部份。界面設計師通常和程序設計師緊密合作,以得到反應和轉換的時間、使用者的響應,讓工作順利進行。好用的界面和互動設計讓人使用起來毫不費力,如果使用者花很多時間在弄清怎麼使用一界面,而不是讀進內文、注視屏幕上的影像或影帶,這無疑表示界面出了問題。
程序設計師﹝programmers﹞和界面設計師的關係非常密切,由於他們同時處理同一個屏幕畫面,因此通常要在一起工作。程序設計師的工作是將每一個傳輸系統裡的使用者路徑、軟件裝載,以及技術表現等極大化。一個好的程序設計師同時又懂多媒體的人,是很不容易找到的。
更新日期: 2005-07-20
標題: 國外資料:多媒體工作室 日期: 2005-07-20 標籤: 計算機動畫 國外資料, 國外多媒體教學的情況, 國外工作室設計, 多媒體設計師需求, 多媒體產品設計, 多媒體工作室 製作, 國外 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國外發展, 多媒體的發展過程, 國外多媒體研究情況, 多媒體 國外, 國外動畫工作室網站, 國外多媒體資料, 多媒體版面設計藝術, 多媒體市場調查, 多媒體的 國外情況, 交互式多媒體設計 鍥, 計算機程序設計師, 國外 工作室 照片, 瞭解多媒體最新產品, 國外的多媒體設計公司 摘要: 國外資料多媒體工作室, 觀眾或使用者, 客戶或出版者, 企管和法律專才, 計劃執行人員, 市場與行銷經理, 內容專家, 作家、編輯和研究員, 計算機動畫 國外資料, 管理系統, 多媒體設計師需求, 軟件, 企業, 關係, 多媒體產品設計, 美術專才
|